8月20日,江西省博物馆携手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别推出的暑期教育活动——“夏日寻踪丨江右君×鹤宝的自然课堂”结课啦!2大主题、4期活动、6门课程,立足“湖泊·生命·呼唤——贝林捐赠动物标本暨鄱阳湖自然生态展”,通过知识科普、手工互动、现场观展等形式,带领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奇妙自然探索之旅。
01
探索世界 纵览生态奇观
江西省博物馆筹展志愿者团队策划“探索世界”主题课程,带领孩子们“走出去”,见识跨越地域的生态奇观,感受不同大陆的独特魅力。
展开剩余87%观非洲大地自然脉动
刚果盆地、乞力马扎罗山、撒哈拉沙漠,湖泊湿地、稀树草原、浩瀚荒漠,呈现了一幅多样的非洲生态图景。孩子们在《生命史诗——非洲大地的自然脉动》中认识非洲,解密动物大迁徙。
身姿优雅的长颈鹿惬意觅食,威风凛凛的非洲狮蓄势待发。非洲动物们为什么要迁徙呢?志愿者老师讲解了非洲气候类型,让孩子们了解斑马、角马、羚羊在迁徙过程中的不同分工。“你划我猜”互动环节,根据比划的形象,孩子们对应猜出迁徙的动物成员。百万动物大军越过茫茫草原,迁徙之路波澜壮阔。
“世上万物都和谐共存,作为国王,就得理解这种平衡。”孩子们认真观看动画电影《狮子王》中的对话,思考狮子和草之间的联系,理解人与自然在生命循环中的紧密相连。
探五大湖之物种奇遇
从世界到北美,从北美到五大湖,孩子们在地图上跟随“江博号”,走进《物种乐园——五大湖的生命奇遇》,开启一场北美“物种奇遇记”。
“五大湖流域内海拔差异造就的不同气候环境。”为了便于孩子们理解这种差异,志愿者老师通过山脉垂直自然带谱,直观展示流域内多样的动植物。“头长珊瑚杈,身披保暖袄……”根据谜题猜对应的动物,孩子们踊跃作答,在趣味互动中获得科普。
在丰富的图片中,北极狐四季不重样的“穿搭”引发了孩子们的思考。“北极狐为什么会进行换毛呢?”大家认真观察不同环境下的动物特征,北极狐随季节变换毛色,河狸修建堤坝……在多样的自然环境中,动物们演化出千姿百态的生存策略,展现了自然选择的精妙与生物多样性的神奇。
02
看见家乡 发现生态之美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讲师团队策划“看见家乡”主题课程,引导孩子们“看身边”,发现家门口的鄱阳湖生态之美。
听鸟鸣洲渚和谐交响
《白鹤回到我们家乡》与孩子们一起走近江西省鸟——白鹤。自然讲师从衣、食、住、行介绍了白鹤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嘴暗红色,脸部裸皮鲜红色,脚粉红色,站立时通体雪白”,孩子们仔细观察外貌特点,从众多鹤类中辨识白鹤。
当遥远的西伯利亚被冰雪覆盖,白鹤种群开始迁徙,飞往鄱阳湖。通过制作小纸鹤,孩子们扮演“鹤宝”,在地图上体验白鹤的漫漫迁徙之路。
《鸟儿偏爱鄱阳湖的秘密》从鸟喙的形状出发,联系与之相似人类的生活工具,让孩子们初步认识鸟喙的特点,明白鸟类取食的种类与它们喙的形状密切相关。鄱阳湖中拥有鱼虾、块茎、水草等,“那么鸟类为了吃它们应该生活在哪里?”自然讲师循序渐进,详细介绍了草洲、光滩、浅水、深水中的动植物,让孩子们指出鸟类的食物和生活位置,理解鸟类生存与湿地环境的适应关系。
览鄱湖流域生态千秋
你心中的鄱阳湖是什么样子?自然讲师邀请孩子们在地图上找出鄱阳湖的位置。枯水一线,滩露草长,丰水一片,浩渺连天。《鹤宝的野生动物朋友》铺展鸟飞豚游的美丽画卷。
孩子们走进“鹤宝”的“朋友圈”,与东方白鹳、麋鹿、长江江豚等诸多好朋友“见面”,认识了河口三角洲湿地功能及生物多样性。大家用黏土捏出“小江豚”,在指尖定格“长江最美的微笑”。
鄱阳湖湿地是什么湿地种类?孩子们带着疑问走进《我们都住鄱阳湖》,认识鄱阳湖河口三角洲湿地功能和生态系统。你吃过哪些来自湿地的食物?莲子、藕、茭白、鱼、小龙虾……孩子们一一列举湿地的植物、动物。自然讲师通过捕鱼大赛互动故事会、用黏土描绘湿地风景,引导大家理解人与湿地的关系,道出“取之有道,取之有度,则用之不竭”的生存智慧。
随着最后一期课程的收尾,“江右君×鹤宝的自然课堂”系列活动圆满落下帷幕。这场专门为孩子们打造的自然之旅,将世界视野与家乡情怀融入自然探索,不仅让他们在趣味中获得自然知识,丰富了暑期文化生活,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尊重生命、守护生态”的种子,为博物馆面向青少年开展社会教育写下了生动一页。
江
博
发布于:北京市宝盈优配-宝盈优配官网-配资平台是正规的吗-按天配资利息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